在废水处理领域,碱度的管理对于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如何科学补充碱度,以优化废水处理效果。

       在废水处理过程中,碱度扮演着重要角色。特别是在脱氮工艺中,硝化与反硝化过程会导致碱度的变化。硝化过程会消耗碱度,使pH值下降,而反硝化过程在某些条件下可能会产生碱度。对于含氨氮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,通常需要补充碱度以维持硝化反应器内的pH值在适宜范围内(如7.2~8.0),从而确保微生物的活性与处理效率。

如何选择合适的碱度补充剂?

在选择碱度补充剂时,我们需要考虑多种因素。常用的碱度补充剂有氢氧化钠(NaOH)、氢氧化钙(消石灰)[Ca(OH)2]、纯碱(碳酸钠)等。


  • 氢氧化钠:属于强碱,效果直接但价格较高,且储存和运输要求较高。若投加过量会造成pH明显上升,需谨慎使用。

  • 氢氧化钙:价格相对较低,但操作复杂度增加,使用时需成浆,可能产生结垢问题。

  • 纯碱:价格适中,操作相对简单,且可能产生较少的多余污泥。

选择哪种碱度补充剂,需要根据废水的具体水质、处理工艺和目标出水水质来确定。

如何科学补充碱度?

确定投加量:根据废水的碱度需求与消耗情况,合理计算碱度的补充量。同时,还需考虑后续工艺对出水pH和碱度的影响,如氯气会增加酸度,次氯酸钠会增加碱度等。

选择投加点:投加点的选择至关重要。对于强碱如氢氧化钠,应选择在不易产生结垢的位置投加,如回流污泥管中。投加点应便于操作和维护,并确保药剂能够均匀混合到废水中。

实时监测与调整:在补充碱度后,应实时监测废水的pH值和碱度变化。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碱度的补充量和投加点,以优化处理效果。